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

2009070703:51

昨天陪QQ讀論語

 

子貢曰:「貧而無諂,富而無驕,何如?」

 

子 貢問了 老師一個問題:

 

「貧窮卻不阿諛奉承,富貴卻不狂妄自大,這樣的人如何呢?」

 

這是個好問題

 

因為人往往在遇到有所求時,會出現扭曲的嘴臉

 

相對的,一個有優越感的人,常不自覺的用炫耀妝點他的無知

 

所以

 

身為有錢人的子貢應該也是 向 老師暗示

 

自己朝著「富而無驕」的方向努力,不錯吧?

 


子曰:「可也;未若貧而樂,富而好禮者也。」



 

沒想到他的老師孔子回答說

 

這樣的人還OK

 

畢竟不驕傲、不諂媚只是道德的最低標準而已

 

( OS:話是這樣說,但以“利”服人,比以德服人更普遍)

 

 

不得志時,不怨天尤人,還懂得自我肯定、品味人生

 

得志時,不驕誇,還能夠有涵養的觀照人我

 

這樣的人更不得了。

 

接下來這段話才深深感動我

 

 


子貢曰:「詩云:『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』,其斯之謂與?」

 

切磋琢磨是“成器”的必要過程

 

我們的成長中有多少椎心刺骨的磨鍊

 

原來都是要幫我們將心中的頑石修磨得更圓潤

 

我一直是稜角分明的頑石

 

還自以為這就是有個性

 

我一直厭惡被磨成圓滑沒性格的鄉愿

 

卻在拿捏不好的情況下

 

偶爾狂狷、偶爾憤世嫉俗,失去了快樂

 

突然理解到:

 

切磋琢磨,不是為了討好別人,而是成就自適自在的自我。



子曰:「賜也,始可與言詩已矣,告諸往而知來者。」

 

這兩個師生很妙

 

在品德的完美上虛心的自我檢討、不以現況為滿足

 

我從他們身上學到

 

沒有完美人格的典型

 

只有

 

如‧切‧如‧磋、如‧琢‧如‧磨

 

詩般的意念

 

鼓勵自己用優雅的態度、面對生活。